影视评论
  

1月10日号称史上新开播剧目最多的一天,《何以笙箫默》《爱你不放手》《急诊室故事》《陆小凤与花满楼》《当人心遇上仁心》《错伏》《青春正能量之我是女神》等7部新剧同日登上卫视平台。


这是一道分水岭--一剧两星政策落地的分水岭。此前,跨年大剧还是四星的盘子,而从这一轮换剧起,要么独播,要么两星,再也不会有化外之民。“每晚两集”的规定也全面实施,除了湖南卫视的《武媚娘传奇》,其他黄金档剧目都进入了新的节奏。“武媚娘”能享受每晚三集的“关照”,不知道是否和“剪胸”是配套政策:播得多就播得快,剪和快是为了让其安全下班、早早回家?


1月10日之后,虽然《老农民》和《武媚娘传奇》还会延续些时日,实际上跨年大战的胜负已分,收视和口碑成绩基本尘埃落定。


(1)

武媚娘的不虞之誉



《武媚娘传奇》的强势是大家料定的,但没想到她这么强势。开播首日就破2,连续多天高烧不退。话题性也是熊熊燃烧,先是因为波涛汹涌和活色生香而被命名为“舔屏剧”,男的兴奋莫名,女的不胜娇羞,全都有了谈资。后来又因为“剪胸”而成为“政策牺牲品”,正襟危坐的时评家用之以反对随意的行政干涉,全无正形儿的恶搞者用之以炮制娱乐网民的视频和漫画,好一场乳沟引发的狂欢。“武媚娘”的走俏和前一段“红高粱”的风行,恰恰见出了中国电视观众的两大心头肉:宅斗、抗日再加上钻高粱地,宫斗、朝斗再加上挤奶效应,可以实现收视诉求的最大化。


不过,最大化也是有边际的。《武媚娘传奇》的收视(CSM50城)一直在2.5到3.0之间徘徊,目前来看破3不易(也可能最后几天跨过去)。这个收视率在同期剧中一枝独秀,但不要忘了她是最强卫视平台的独播剧。论总收视率,她还落后于四星联播的《老农民》。纵向比较,她与一年前的《咱们结婚吧》也不能比:“结婚”是央视和湖南卫视联播,仅以央视一家的数据看,CSM46城平均收视3.005,最后时刻单集破4。或许有人会以央视平台优于芒果来辩护,这首先得看芒果是否同意这种说法,而且芒果收视胜央视本就常有的事。或许有人会以“武媚娘”中间停了四天作为收视迟迟未能破3的理由,那就更不能忘了“结婚”从来都每晚两集,一到周末就强行停播,人家遭遇的客观阻碍大得多。


我说这些意不在踩“武媚娘”,只是想说强中自有强中手,谁创造了什么成绩,谁留下了什么痕迹,都会公平、客观地写在历史的账本上,浮云遮不住望眼,评判一定要理性。



按说,商业导向的“武媚娘”是用不到品质这把尺子来考量的,但是“剪胸”事件发生后,人们怀着同情的或者悲愤的或者借鸡生蛋的心情,把一些本不属于她的奖掖和溢美之辞给了她。不是有那么句老话嘛,明星所挣的一百块钱里,有99块是被别人品头论足甚至是误读伤害而来的,只有1块钱是其本身的劳动价值。“武媚娘”横遭了不由分说的剪刀,获得一些不虞之誉也是应当的。不过明眼人还是看得出来,其东拼西凑的剧情、有胸无脑的设计、无所不为的炒作,仍然是过去几年来盛行的以快餐消费代替品质追求的做法。电视剧既然是一门产业,这种做法或有其存在的理由,但平庸之作不会因为剪胸就变得光芒四射。即使不剪胸,它在电视剧史上也留不下什么。


从创作上说,以武则天为传主或者说以武则天生平事迹为重点的电视剧起码不下10部了,如果没有新的历史发现或者人文视角,有什么必要反复翻拍?仅仅以娱乐的名义就起死人于地下,我是持怀疑态度的。就算民营公司“有钱难买我愿意”,也该尽可能发现新的叙事套路,老是嚼先事父亲再事儿子、先出家又起复、皇子夺嫡、后妃互害的旧梗有什么意思?再加入一些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的俗套桥段,加入武则天身上不可能有的“刘三好”的脾性,也是只见无聊、不见追求。

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。更重要的是,欲戴王冠,自身也得有分量。


(2)

《老农民》的意外之喜



跨年档真正的惊喜是《老农民》。人们没想到“武媚娘”在2点以上开局,这只是轻度没想到。但《老农民》能两天破1,长期霸占卫视收视排行榜的榜眼和探花,这是重度没想到。


一部以农民为主角的电视剧,不是传奇剧,不是狗血剧,也不是纯搞笑剧,而是纵贯60年的史诗剧,“农民”前面还加了个“老”字,这卖相让谁看了都有些发愁。历史正剧都已经被打入了另册,关于农民的正剧被放弃得更早。这部剧能有这样得收视,说明我们对观众的认知还十分有限。


虽然头上都顶着“观众”两个字,但这个人群分化得厉害,口味天差地别。所有的高收视剧都是“小众剧”,有1/10的人喜欢就是10%的到达率(收视率加点击率、点播率)了。观众中的年轻人一值班,《杉杉来了》和《古剑奇谭》就成了年度偶像剧。观众中的年长者一值班,《父母爱情》和《老农民》就收视高高飘扬了。女性观众一值班,《大丈夫》《红高粱》就爆棚了。男性观众一值班,《勇敢的心》和《北平无战事》就走红了。观众能吃粗粮,观众也食不厌精。观众喜欢被迎合,观众也能踮着脚尖去够东西。你可以去研究观众心理学,也可以依凭内心做出真表达,每一条路都能走通,没有一条规律可以包打天下。


《老农民》这样的剧,创作上的难点是显而易见的。面对浑身痒痒肉的当代中国史,“三级跳”是最稳妥的表现方法:能说的就大张旗鼓,敏感的就偃旗息鼓。好多人都是这么干的。但高满堂说60年就是60年,不回避任何运动。寻找历史的光亮,是艺术家的主动选择,也是今时今日不能没有的智慧。其实,历史的光亮有,历史的荒诞和悲凉也都没有少。一群阅片无数的评论人为什么对这部作品有话说?因为剧情勾连着他们的祖辈和父辈,涉笔了真正的三农问题,触动了他们的情怀,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。



《老农民》的另一个难点是怎么把农民的事写出花儿来?如果撒开了些,写出农民的艰辛和悲惨并不困难,《中国农民调查》轻松就做到了。但按照《一代宗师》里丁连山的“面子里子论”,这个只能是里子,有血只能往里流,面子是必须光鲜的。一光鲜就容易假,不假就需要功力。高满堂作为戏剧家的精髓有二:一是写情,二是写趣。


情里头包括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爱情的龙头是牛大胆和灯儿90年的相守,友情的典范是牛大胆和马仁礼的好基友人生,亲情在剧中太多,除了正常的,还有不正常的,牛三鞭死前不可理喻的要求和老驴子一辈子不通人情的约束,令人印象深刻。


趣主要表现在斗嘴、斗诗和斗狠。牛大胆和马仁礼斗了一辈子,阶级之别、性格之别、遭际之别,每次斗嘴都能翻出新花样。斗诗主要发生在大跃进时期,一个发烧的国家必然盛产浪漫主义诗人。斗狠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,赵有田一发狠就被灯儿治了,韩美丽一发狠就被牛大胆打了。有些是纯粹的生活喜剧,有些是细思极恐的黑色喜剧。当然,牛大胆对张书记,连喜剧都不是了,只见惊心动魄。


《老农民》的观众是识货的。你正视历史,他们领情。你趣说农民,他们解意。至于说有没有缺憾?一定有,再精巧的戏剧编织也会有痕迹和漏洞,再勇猛的表达也会有不得不滑过的无奈。这是在思潮混杂、风向多变的中国,观众什么都明白,他们不要求主创人员把月亮摘下来飨客,但凡在现有的坚硬壳体上有所突破、有所伸展,他们就不离不弃,用遥控器点赞。


(3)

求财求赞,各得其所



《二炮手》很大程度上是一试验品、概念车,是导演康洪雷长考了创作路向后,打碎过往、重新出发之作,也是孙红雷在经典戏剧表演模式中浸淫多年后,放下身段、一心求变之作。这部剧的台词不像《团长》那样密集,潜台词不像《推拿》那么丰富,剧情不像一般的抗战剧那样紧凑,但这正是主创人员所做的尝试。


塑造一个最不像英雄的英雄,贼九的长工和打黑枪经历决定了他没有当英雄的前期训练。可他又有过人的枪法和天赋,具备了当英雄的要素之一。在觉醒之前,他是一个抗战剧中从未有过的特色小人物,那份儿贼,滑,怯懦,挺难回到正道上的。在觉醒之后,他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人,想明白孰轻孰重后,挺进到英雄的轨道就是必然。《二炮手》所要说的事比较简单,二雷也做了到位的呈现。只是对于习惯了从康洪雷作品中解读微言大义的观众来说,这一转身有些突然。


试验品有新鲜感,也会有生涩成分,收视跟在《武媚娘传奇》和《老农民》之后居第三,很正常。



作为央视剧目,《锋刃》表现中平。因为老是强调外表的“风流倜傥”,如果把黄渤换成吴秀波,也许就匹配了。《鹿鼎记》是又一次翻拍,不功不过的一单生意。《花红花火》请到了张嘉译和刘涛这样的顶咖,在四星末世的抢档大战中发到了几家二线卫视,生意上已不错。《傻儿传奇》发了湖北和重庆两星,“你夺王冠,我占实地”,也实现了战略目标。



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韩晓军导演的《镖门》和《大清盐商》,这两部作品从内涵到外相都洋溢着不妥协的气质,既有思想上的穿透,又有制作上的考究,可惜被上头说的几部大剧淹没了。


电影定档是门学问,电视剧也一样。跨年档是四星回本的最后机会,注定是超豪华阵容。《镖门》抢占了四家二线卫视平台,当然有利于成本回收,可是和“武媚娘”“老农民”“二炮手”同档,收视和影响力必然吃亏。这部剧换一个弱档出击,一定能更好地吸引媒体和观众关注。现在,他只能祈望像《红色》一样在网络发酵了。《大清盐商》是品质不错的历史正剧,只是适逢历史剧十年来的最低谷,能排上就是胜利。若无外力的强势干预,这个类型已很难和现实共振。


综上所述,跨年档大战胜负已分:《武媚娘传奇》坐了单台收视的头把交椅,并引领了舆论狂潮;《老农民》占领了口碑的高地,并且勇夺联播剧的收视第一。《二炮手》在转型中抢得探花位置,有创新,有阵痛,回本无忧。一个档期有三部热剧之后,其他剧也就很难上位了。有的是等待日久,排上就是胜利。有的是为多卖几家,牺牲了口碑出头的机会。也有的是正常排期,大船边上也得有小舢板的穿梭不是?


这一轮战罢,四星时代正式划上句号,新一轮的抢滩战正式打响。那些新上来的剧目是狼吃了羊,还是羊绑住狼,咱们下回接着说。


【文/李星文】 影视独舌